在托福考试中,听力这一项始终是考生势在必得的项目,相比阅读长篇的段落、难以掌控的口语和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写作,听力似乎是熟能生巧的事情。
先看看ETS对托福听力考生的三项要求:
1、Basic Comprehension: Gist + Details
基本理解能力的考察大概占到托福听力总体比例的70%左右,首先,几乎是每篇对话和讲座的第一道题都是主旨题,只不过问法可能不一样,而细节题占的比例也比较大。
TPO和最近考过的托福听力真题的最大区别在于:TPO听力中的细节题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原文内容直接定位正确答案,而现在真题中的很多题目需要考生听到细节以后,结合自己的逻辑分析后,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有自己分析加工判断的过程。
这可能就是很多同学,仅仅用TPO训练之后,听力难以得到现实中高分的原因之一。
2、Pragmatic Understanding: Stance + Function
语义功能理解题大概占到总体听力题的20%左右,语义功能理解的考查的题型主要以部分重听题为主,所谓语义功能理解,就是要求考生透过教授或者学生说话的字面意思,推断话语中的真正含义。
所以,部分重听题做题的两条黄金原则:
不选和重放录音内容过度重合的答案;
不选和重放录音内容字面意思相近的答案;
什么叫做录音内容和选项字面意思相近呢?举个例子,比如TPO12/C1中的第5题中重放录音的内容是:Tell meabout it.题目问老师为什么讲这句话。
其中一个选项的是:She didn't hear what the student said;
还有一个选项是:She wants thestudent to explain his comment.
这两个选项就属于是典型的字面意思相近。所以我们应该选:Sheunderstands the student's problem 这个答案。
因为俚语:Tell me aboutit=You're telling me,解释为:谁说不是呢,相当于:I think so的意思。
很多老师或者是书籍将 Tell me about it 解释为:告诉我吧。可谓是贻笑大方。即使你不知道 tell me about it 的准确意思,也可以利用这两条技巧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3、Connective Information: Categorization + Summarization
这个部分的内容是比较难的,当然,在托福听力考试中所占的比例相应也不会特别高,大概是在10%左右,因为这种类型题目的答案不会在原文中一模一样被听到。
比如summarization的题目:TPO25,lecture3的第5题:问的是Howdoes the professor 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lecture?
对于这种观点组织题,考生需要通过对文章细节的把握和自己的分析才能得出答案。
而Categorization往往是通过表格题的形式来呈现。大家做表格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错一个,整个题就不得分了。
不同听力训练材料选择
精听
精听,适合听力基础差,词汇量低的同学,可以靠精听解决辨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凭借对句型的理解,在并不了解具体句意的情况下来判断句子核心内容。
对20分左右瓶颈期考生来说,一味埋头听TPO做题已经感觉收效甚微的时候,精听就是最最有效的突破瓶颈法。通过精听,可以重新评估自己对句子、段落、和文章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从最根本的角度重新出发,找出自己笔记中的漏洞和不足,从而尽早突破瓶颈期。
高分段考生的提分速度也许相对来说更加艰难,每一分都得来不易。对高分段考生而言,通过精听能解决的直接问题是分析出的文章题点和笔记重点的对应关系。从被动做题到主动出题的角色转换,能让大多数考生在通往满分的道路上步步为营。
精听推荐资料:TPO
全称是TOEFL PRACTICE ONLINE,这是由ETS公布的曾经考过的旧题,通俗一点说就是我国高考复习神器五年三模中的“五年”,这套材料的靠谱程度我就不再赘述了,总之,想要在托福考试的听力部分取得突破的话是需要各位勇士仔仔细细怒刷数遍的。
精听练的是基本功,而放眼考试,我们还是需要提升耐力的,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备考托福的勇士们定期为自己来一次酣畅淋漓的托福模考,最好能够将四个单项按照时间的要求完整练习一次。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TPO模考呢?
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一场考试能够像托福考试这么久的,耐力不是等到上考场那天去练习的,我们如果能够在平时就提升自己的耐力,那么考场上就能够游刃有余了,这其实就是模考的真谛。
TPO是一套特别靠谱的备考材料,是目前市面上所能够找到的最接近真实考试的备考资料了。我们在接下来的托福考场中遇到的文章都会出自TPO中得原班人马之口,所以,做完TPO模考再上考场你会觉得特别亲切。
除此以外,内容上也会有一定的重叠,这可能是最令考生们觉得喜悦的了。举个例子,2014年1月12日的听力文章提到了对于恐龙的研究,细节的描述部分与TPO30的lecture 2的重合程度甚高,当时听完这篇文章去考试的小伙伴一定会留下感动的泪水。
什么阶段进行TPO模考会比较合适呢?
其实TPO模考可以用作测实力、验短板的工具。所以,也许你还没有参加过托福考试,也或许是刚刚处于准备阶段的beginner, 你都可以通过一套TPO模考来找到自己的薄弱项,同时,这也可以让你对以后的考试有一个更清楚的把握,你也可以以此为参照系,合理规划考试的次数和时间。而如果是濒临考试的考生们,则可以通过一套TPO模考的成绩进行考前的查缺补漏,更好的提升备考效率啦!
泛听
在托福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泛听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听力训练方式,能够帮助考生,特别是平时接触英语机会不多的考生重拾对于英语的感觉,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
泛听训练是为最终的托福听力考试服务的,那么我们在选择泛听材料上应该选择:语速比托福听力音频稍快一点,和托福听力材料话题、素材尽可能接近的材料。
推荐:Sixty Seconds of American Science这个材料来进行泛听。
美剧能不能用来练习听力?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练习听力和备考是完全不同的,备考的话还是要选择相对来说和考试材料有点关系的美剧,比如Friends《老友记》, DesperateHousewife《绝望主妇》和Boston Legal《波士顿法律》, 就是美剧中值得被推荐进行托福备考泛听训练的美剧。
开始训练
材料:SSS
时间:每天30分钟,坚持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后觉得SSS的材料大概能听懂50%以上或者更高了,那么可以将SSS作为听写训练的材料。因为面对一篇你只能听懂不到50%的材料来说,练习听写是没有意义的。
常见问题:在每天训练30分钟的过程中,我到底是听一篇直到完全听懂,还是听很多篇呢?
因为每篇SSS的时间相对较短,在30分钟时间之内到底听多少,有两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1、听完一篇SSS后,能否用2-3句英语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主旨概括能力的训练应该渗透到泛听的训练之中,因为无论是对话题,还是讲座题的第一道题始终是考查你的主旨概括能力。
2、能否听写出这篇文章中的任意2-3句话?
这个其实是,对细节把握能力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训练,虽然,不要求大家一遍抓住每个信息,但是一定要有抓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如果,你能在一遍以后做完这两件事,那么就可以开始下一篇SSS的学习了,如果,没能做完,那请将这两件事做完后,再进入下一篇的学习。
最后,这样的训练每天30分钟就可以了,多了会疲倦,你需要看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的数量,比如:今天你在30分钟内只完成了1篇文章的学习,但是后天完成了2篇,那么证明你的听力基本能力在稳步提升。
影响听力成绩的5大原因
在托福听力考试过程中一些外在的因素时常干扰着同学们的托福听力成绩。
1、单词不熟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题中,场景类的材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涉及到很多有关场景类的词汇。这样一来,能否熟练的识别、拼写出场景词汇,成了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出现频率不高、难度却较大的场景。
2、速度太慢
考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可以刻意的在与听力考试相同的时间段内练习新托福听力,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会让自己的耳朵在听力考试的时间段内很快进入状态,而不至于听完第一部分的听力后才开始有一点感觉。
3、稳定情绪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中,很多考生对于新托福考试的听力题感到陌生,因此在听力的第一道题上会感到很紧张,这样便导致了不能很快的进入考试状态,基本上第一篇听力都是错误连篇,因此考生需要在考试当天早上起来后听一些有关托福听力考试的练习题,这样可以保证在考试的时候不至于耳生,情绪也会相对的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4、忽略细节
在托福听力的考题中,只有20%的题目是主旨题,其余80%的题目为细节题,很多考生为了不让最后一道多选题失分(因为分值较高),在听力的过程中过多的注重结构和主题,而忽略了很多细节部分,导致在答题的时候对细节题选项中的至少两项不确定。
5、时间掌控
由于新托福考试听力部分的考试类型的改变,导致很多中国考生对这样的考试很不习惯,因此在时间的掌控上会有许多学生出现问题,把大部分的时间纠缠在一道题目上,从而导致后面会做的题目做不完。
课程链接:外朗教育_腾讯课堂